在建工程

首页 > 工程动态 > 在建工程
封顶在即丨商洛康养项目破困局克难题“抢”出封顶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5-06-27     作者:李一凡  陈   鹏       来源:      分享到:

微信图片_20250702161134.jpg

优化工艺  跟进式全护筒成桩顺利破局

  在项目地下 8-12 米深度区域存在高涌水性砂层,透水性强、稳定性差,极易发生塌孔现象。传统旋挖钻工艺泥浆护壁措施难以发挥有效作用,且在现场多次尝试无法成孔。项目团队优化施工采用跟进式全护筒成桩工艺,坚固的高锰钢护筒结构隔绝了砂层对孔壁的影响,从根源上杜绝塌孔问题。确保了桩基成孔质量达准,同时还大幅缩短了施工周期,在六台高扭矩大功率旋挖钻设备的共同施工下,将现场3天未成桩的困境扭转为一天完成12根,促使677根桩基提前完成,确保下一步承台施工工序按施工总计划顺利进行。

创新举措  工艺融合构建立体式降水网

  项目地处丹江与马莲峪河交汇点,地下水位高,原设计的单一管井降水无法满足现场施工需求。项目部在酒店核心筒区域采用12米长拉森Ⅳ型钢板桩形成封闭止水帷幕,并在关键部位增设1道轻型井点降水系统,形成立体式降水网络。通过实时监测系统动态调整降水方案,将地下水位成功控制在基坑底以下0.5米,确保了土方开挖和基础施工的安全进行,为后续主体施工创造了干燥稳定的作业环境。

温控防裂  构建测温网全时监控防裂缝

  酒店主楼 2.1 米厚筏板基础属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面临浇筑方量大、水泥水化热集中等挑战,内外温差易导致温度裂缝,影响结构整体性与耐久性,削弱基础承载力并可能引发渗水。为控制温度确保质量,项目团队浇筑前在筏板内科学埋设测温管,构建温度监测网络。专业公司提前调试设备、规划方案,自浇筑起 28 天内,监测团队 24 小时不间断记录混凝土内部及表面温度数据。通过实时掌握温度动态,精准采用保温覆盖、循环水降温等措施,将温差控制在安全范围,有效预防温度裂缝,以“温控防裂”为核心,通过全流程管控与监测,筑牢筏板基础施工质量防线。

盘扣增效  稳安提质降噪破双重困境

  在16.8米高空间、大跨度酒店大堂施工区,传统钢管扣件存在随架体升高杆件受力不均、扣件松动等风险,导致坍塌安全隐患大。且扣件安装拆卸时敲击噪声大,夜间施工易干扰周边居民。对此项目部选用插销式盘扣式脚手架实现杆件刚性连接,大幅提升架体稳定性与承载力,其标准化构件更便于快速搭建和精准定位,减少施工误差。该工艺应用不仅降低高空作业安全风险,更通过高效施工组织缩短工期 20天,为酒店大堂高支模工程筑牢安全与质量双重防线,实现施工效率与环保要求的双重优化。

孔道优化 工序创新双管并进创建范本

  酒店宴会厅区既是10.8m的高支模区且还涉及大跨度屋面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存在普通筋与预应力配筋量大、层次多,且预应力孔道穿行安装困难、梁柱节点处理复杂等挑战。施工团队通过构建1:1实体模型进行预应力穿梁柱节点碰撞分析,将孔道布置在梁体外侧结构,确保波纹管间距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同时采用“孔道固定后绑扎梁箍筋”的工序优化,避免了穿插冲突。不仅使大截面预应力梁预应力施工采用梁体两侧同时进行预应力孔道安装,互不干扰,提高了施工效率,保障结构安全耐久性,而且为后续集团公司同类工程提供可复制经验。

螺栓锚梁 避漏稳升快速安拆工效双优

  酒店主楼外立面三角形挑檐造型独特,给外脚手架施工带来挑战。传统悬挑工字钢脚手架应对异形结构时,安装拆卸繁琐、效率低,且连接点易渗水,影响建筑功能与耐久性。项目团队采用花篮螺栓悬挑架工艺,通过高强螺栓将工字钢锚定外边梁,形成可靠受力体系,安装精度高、无需反复调整,标准化架体模块可快速组装拆卸。该工艺规避了楼板预留螺栓孔及外墙渗漏风险,增强外架稳定性,保障高空作业安全,使外立面施工工期缩短 15 天,确保施工安全高效推进。

拉锚稳篮 免配降险同筑高效安质双升

  酒店幕墙工程高度近 100 米,属超危大工程,高空作业环境复杂,加之屋面花架层结构布局复杂,传统配重式吊篮因无平整放置空间无法安装,强行使用不仅安装困难,稳定性也无法保障,高空强风下易晃动倾覆。项目团队创新采用无配重后拉式吊篮工艺,该吊篮通过高强拉杆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无需屋面配重,解决了传统吊篮无法安装的难题。其无配重设计减轻重量,降低高空运输安装难度,灵活适应复杂外立面。实际施工中,该吊篮稳定性与安全性出色,确保幕墙安装高效推进,实现吊篮架设与屋面层施工同步进行。